一、議題說明:
有鑑於近幾年AI技術發展不斷取得突破,相關議題極為受到人們關注,故本屆研討會主題為「人工智慧於國際海事法之衝擊與影響」(AI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延續第七屆研討會之AI議題並進一步探討。本次研討會採取我國實體,國外線上同步進行之方式廣邀各界參與。考量到AI已於海洋科學研究、資源探測與航行安全、海域監測及執法、氣候變遷之預測等方面發揮作用,我國四面環海,更應掌握AI應用技術,除了實現海洋國家之願景外,更能鞏固國家競爭力。法律被視為當今人類最重要的行為規範,當AI深度學習、分析與認知能力超越人類,在現行海上運送法、海事法及海上保險法層面,國際海事會議、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聯合國國際貿易暨發展委員會、國際海事組織、歐峰會,以及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等組織所建構之現行法規範邏輯與傳統海洋法框架,都將可能因AI發展所衍伸之新穎性問題而無法適用,例如AI在無人船舶之運用將可能面臨海上碰撞致人命死傷與財產毀損、違法捕撈、排放汙染物及違法走私行為等,因此AI發展除了倫理與隱私權等普遍性議題外,在人為因素受到取代之下首先將面臨傳統可歸責行為人之認定標準,及民、刑、行政責任的歸屬問題,如何在利害關係人間確認出一個或數個應負責任之人,則有賴細膩邏輯化法律的建構與因應。爰此,本研討會針對法律議題集思廣益,深入探討AI於上揭海事國際公約在應用時所產生之影響,並提出適當見解與解決方案。
二、徵稿資訊:
本屆研討會已商請英國LAWTEXT出版社為合辦單位,將研討會論文收錄於知名國際法學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JIML,並以特刊方式收錄其中並出版,藉此強化投稿意願。JIML係一知名國際法學期刊,編輯團隊以國際頂尖海事領域之專家學者所組成,每年皆專注於最新國際航運及海事法之發展及分析,高度聚焦的研究主題及內容趨向使其具備高度專業性,已在國際海事法領域建立廣泛影響力並受到各界關注,今(2023)年更將進一步收錄於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建立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因此在AI風潮之下,本學院積極與JIML進行洽談並建立合作關係,藉此將極具新穎性及分析性之重要AI海洋議題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對於臺灣研究於國際能見度與影響力之提升與擴大皆有相當助益,透過海洋法政熱點議題的倡議效果,亦承擔了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之社會責任。 目前籌備工作已展開,除了以公文函發送各涉海公、私部門徵求贊助外,相關徵稿活動已於國科會網頁、本校網頁,以及知名國際法學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JIML進行公告與推廣,業已委請國外海事法律期刊出版社LAWTEXT、土耳其安卡拉大學海事法學系、土耳其安卡拉大學海洋與海事法律中心及海事法學系、英國倫敦大學法學院、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法學院、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海事學院、英國史旺西大學法學院國際航運與貿易法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香港海事及運輸法研究中心、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國際法學院及海洋法和國際海事法中心代為宣傳。 重要日期及資訊: 1. 日期及場地:2023年10月13日(09:00-17:00),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行政大樓第二演講 廳 2. 本研討會之論文將透過適當審稿程序,以特刊形式收錄於JIML期刊 3. 官方語言:英文(提供中英文同步口譯) 第一階段: 提交論文主題 1. 2023年6月10日前:作者將論文題目、關鍵字、500字摘要、姓名、隸屬單位及聯繫 方式以電子郵件寄至 colp.conference.2023@gmail.com. 2. 2023年6月20日:主辦單位公布入選名單 3. 2023年9月10日前:作者提交2000字精簡版論文 第二階段:JIML接受全文版論文並以特刊形式收錄 1. 全文版論文應遵循JIML之格式、字數限制及審稿要求,JIML審稿政策詳見:https://www.lawtext.com/page/submissions
三、籌備委員姓名、服務機關與職稱:
Juei-Cheng Jao, Professor and Dean, College of Ocean Law & Policy, 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Jason Chuah FRSA, Professor and Dean,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Malaya; Professor, Commercial and Maritime Law,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Chair, London Universities Maritime Law and Policy Group (LUMLP), UK
Hakan Karan, Head, Department of Sea and Maritime Law, Ankara University Law Faculty, Türkiye
Poomintr Sooksripaisarnkit, Lecturer in Maritime Law, Australian Maritime College,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Michael Tsimplis, Professor, Hong Kong Commercial and Maritime Law Centre, School of Law,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betha Kurtz Shefford, Senior Lecturer,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Trade Law, Swansea University. UK
Lok-kan So,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Accountanc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Nguyen Thi Xuan Son, Dean, International Law Faculty; Director, Center for the Law of the Sea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Viet 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anoi, Viet Nam.
四、舉辦單位:
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學系)、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國科會前瞻研究計畫(111-2634-F-019-001):「氣候變遷下海洋探測與生態調查技術開發與應用」總計畫及子計畫 D:AI 應用於海洋社會的衝擊影響與法律推動、社團法人臺灣海商法學會。
合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交通部航港局、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分校法學院、 英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海事法律與政策小組、馬來亞大學法學院、土耳其安卡拉大學海洋與海事法律中心、土耳其安卡拉大學海事法學系、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海事學院、英國Lawtext 出版社、英國史旺西大學法學院國際航運與貿易法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香港海事及運輸法研究中心、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國際法學院及海洋法和國際海事法中心、全國律師聯合會。
五、相關計畫:
2021年11月1日,臺灣科技部(現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委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執行「氣候變遷下海洋探測與環境分析技術開發與應用」的研究項目,期望透過AI與海洋科學研究的整合來提升臺灣在環境觀測與海洋探測的研究成效,並在氣候議題上做出貢獻。然而AI技術的突破存在超出現有社會運作制度框架之疑慮,無論在倫理、政治、經濟等領域皆產生衝擊與影響,並為社會帶來擔憂。爰此,海洋大學研究團隊組成子計畫D法制工作小組,著重進行AI應用於海洋的社會衝擊與影響性分析,透過研討會之籌辦,達到推廣AI海洋領域議題及強化法律政策研究能量之效果。詳見連結:Taiwan AICoE - 臺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